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94章與風同行15

關燈
第94章 與風同行15

擺式列車最先出局。

謝雁和蘇箏等人提前回了錦城,而周廊則和其他專家和小組成員回了北京。

前面都是考察技術,考察實際情況,最後在北京的交鋒,尤其激烈。

“緩建派”認為,京滬高鐵造價貴,難以收回成本,國外的高速鐵路基本都是在虧損,以現在華國的經濟來說,弊大於利,票價收的即便是很高,也無法盈利。

而姚松的想法,得到了嚴開明等人的支持。

既然短期內無法修建高速路,那麽等到十幾年後再修建磁懸浮,不正好合適嗎?

周廊和鐵道部的沈工程師等人,也毫不退讓。

十幾年,華國等不了,京滬線也等不了,每晚一年,就多一年的損失。

年底的最後一天,最後一次會議也落下了帷幕。

周廊和嚴開明回了滬城,卻給實驗室裏的幾個年輕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消息。

“實踐見真招,京滬線太長,項目太大,導致遲遲不能上馬高速輪軌項目,既然如此,就分段建設,”

周廊告訴他們,“我們的想法,就是在滬城到金陵之間,建立一條實驗性的高速輪軌,讓他們看一看高鐵的效果。”

京滬線的構想是從首都開始,沿途經過津城,濟城,金陵,蘇州等城市,最後抵達滬城。

但現在,周廊等人提出了一個想法,由鐵道部修建一條三分之一原路線的滬金高鐵,連接滬城和金陵。

“嚴教授那邊呢?”陳運飛好奇,“咱們這算是曲線救……”

“他們當然不會放棄,科技部的那些人,想要在首都到津城之間修建一條磁懸浮路線。”

然而無論是哪一方的爭論,這兩個項目都一致沒有落實。

爭論並沒有結束,在謝雁和蘇箏在實驗室裏度過一年後,新的爭論又開始了。

次年的九月,一場新的論證會再次出現。

然而誰也沒有占據上風,磁軌派在短期內無法實現京滬線磁軌項目,輪軌派在兩方的阻攔之中,也暫停了各方面的工作,即便是滬城到金陵的線路,也很難看見實現的機會。

去年上報的兩個方案,一直沒有回應。

反而是磁軌派寫的“技術建議”信,頻繁收到回應。

一開始磁軌派把目光放在首都和津城,但沒想到是滬城幫他們實現了期待已久的構想。

在實驗室裏各種車輛測試,技術研究突飛猛進之時,外界的變化也越來越大。

短短一年後,滬城磁懸浮公司成立了。

嚴開明帶著蘇箏去了滬城,在他的竭力促成下,華國成立了自己磁浮公司,與德國磁浮公司進行合作,開發建設滬城磁懸浮線,半年的時間,雙方合作完成了可行性報告。

磁懸浮的項目,正如磁懸浮列車一樣,飛快的進行著。

很快,鋪墊蓋地的報紙消息,媒體報道等等,都在說著同一個消息——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年,滬城磁懸浮線將正式動工!

這條由華國科技部領頭的世界第一條商用磁懸浮線項目,在德國幾個公司的共同合作下,於一月正式簽署了合同。

他們的目標是,要在一年內修出磁懸浮商用線!

陳運飛覺得奇怪的是,周老師聽見這消息,似乎沒以前那麽氣憤了。

“氣有什麽用?人家有本事找到國外的公司合作,得到領導的認可,進度一日千裏,那也是本事。”

周廊敲了敲他的腦袋,“這幾天的測試做的怎麽樣?”

“還,還差幾次數據。”

陳運飛說,“謝師妹在看著呢,我這就去過去。”

隨後,他拿著報告麻溜的跑了。

“你說奇怪不奇怪,真要讓滬城的磁懸浮成功了,那京滬線豈不是危了。”陳運飛說,“換做以前,周老師已經滿世界跑,去找方法了。”

“滬城的磁懸浮今年年初才簽訂合同,還是和德國的幾大公司合作,技術也在對方手裏,我們還得花了四個多億的價格去簽技術合同。”謝雁看著手上的數據表,“你以為,輪軌就沒有工程可以和滬城打擂臺了嗎?”

“有嗎?”

陳運飛想了想,“我一搜高速輪軌,都沒有幾條新聞相關,論文庫裏倒是發表了不少……但光是在我們實驗室裏跑有什麽用啊。”

他們實驗室有全國都少有的高速輪軌滾動試驗臺,這兩年來,在實驗室裏研究的動車,試跑的列車不在少數。

“你當然搜不到了,廣深淮線出擺式列車,時速上百之前,你知道那兒要修高速鐵路嗎?”

“嚴格來說,一百多的時速,在咱們這兒,還不能算是高速吧?”陳運飛說,“除非上兩百,否則拿什麽和磁懸浮打啊。”

“兩年前他們還在爭論是磁軌還是輪軌的時候,秦城到沈城的客運專線就已經開工了,設計時速是200公裏。”

謝雁說,“只不過沒寫高速鐵路的名字。”

“為什麽?”

“寫了還能開嗎?”

“那倒是……”

陳運飛明白了,“好家夥,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啊!”

難怪周老師不著急,只是讓他們多跑數據。

“不過那裏……沈城是遼寧的省會,而秦城離首都還有那麽遠的距離,這條路線在華國的北邊,很難被人註意到啊。”

陳運飛感嘆道,“修一條高速鐵路,還得悄悄摸摸的!”

“滬城磁浮公司還沒成立,這條鐵路已經動工了,工期四年,預計可以在明年的年底進行試運營。”

哪裏像磁懸浮,又是國外公司合作,又是媒體全面報道。

“四年……”

陳運飛算了算時間,“磁懸浮項目是的路線很短,只有二十多千米的距離,他們要在今年年底完成,和秦沈線相差最多一年的時間,應該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。”

但是,秦沈線真的能順利完工嗎?

謝雁畢業後繼續在周廊的項目組讀研究生,她這個比較懶,喜歡一開始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地方,然後就在這兒呆著——

錦城交大,在磁懸浮和高速輪軌上,包括其他交通項目上都有研究項目,而且相關的實驗環境和設備在華國國內都很少見,這裏也是最容易讓她進行實踐的地方。

如果不是實驗室花了太多時間,她可以提前完成本科的課程,正好這段時間可以在實驗室裏多接觸一些技術上的實踐。

年底,滬城的磁懸浮專線成功竣工,蘇擎帶著她和鄭晴趁著寒假過去了一趟。

四百多公裏的時速,整條線跑完只需要八分鐘,只能用風馳電掣來形容。

短短一年的時間,磁懸浮就修建成功,新的列車,新的鐵軌,新的速度——它風頭出盡。

華德兩國的總理在通車當日,為其剪彩!

蘇箏在項目結束後進入了嚴開明的磁懸浮團隊,華國的磁懸浮商用實驗大獲成功!

鄭晴坐在磁懸浮列車上,還沒什麽感覺,就已經到站了,她還有些暈乎乎的:“剛才發生什麽了?”

謝雁問她,“有什麽感覺?”

鄭晴看了眼蘇箏,“你問他什麽感受。”

“快,”

蘇箏說,“時速四百多公裏,這是磁懸浮的起步速度,在未來,我們還可以跑出更快的速度。”

謝雁點頭,“的確是很快!”

鄭晴緩過來了一些,“我的感受就是——貴!”

要不是他們有體驗資格,她才不會坐這條線。

就在滬城城內跑,一趟就要五十多塊錢,這還不夠貴嗎?的確是眨眼就到了另一個地方,可是真的太貴了。

謝雁說,“高鐵貴,磁懸浮更貴。”

不只是票價,還有修建和運營成本。

鄭晴之前的項目做完了,被推薦去參加了另一個信息項目,如果沒什麽問題,畢業她就可以參加大學外的工作,謝雁還讓她繼續讀書,研究生本來也要做項目,鄭晴也就無所謂了。

“我們分開了沒人照顧你,你怎麽辦?”

鄭晴擔心她,“如果你再生病呢?”

謝雁說,“系醫生退休了,他會跟著我,保證我的健康的。”

“嗯?”

蘇箏問,“他看著還很年輕,就退休了?”

他明明拜托系醫生繼續在謝雁的病癥和醫學上繼續進步的。

“的確,你們看到的只是他光鮮的外表,沒看到他內裏的疲憊。”

系統:……我謝謝你通知我退休了。

“你們以後都會有自己的生活。”

謝雁臨走前這樣說,“沒有我,你們也會過得很好啦,我就可以放心走了。”

鄭晴看著她的留言,在最後放心走了這四個字上,看了很久。

半晌,她深呼一口氣,看向同樣要離開的蘇箏,“你說,是不是你上輩子好事做太多了,運氣也花完了,所以這輩子運氣差,但是,上天也派了一個人來救你?”

蘇箏說,“你說的那是你,別帶上我。”

他收拾了一下東西,看著即將空下來的房間。

在這兒他們度過了大學的幾年。

他留下來,原本是為了謝雁,是為了鄭晴。

後來,是為了完成學業。

現在,他好像真的有了一件事情可以去做,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一輛車,一條路,一根鐵軌,就可以改變一個人,一座城市,一個國家。

而他們在做的事情,就是用自己的力量,去改變這個世界。

不是在這個世界上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,然後悄無聲息地死去。

是用他們的知識,他們的時間,去給這個世界的人留下更多改變,更多發展,和更多美好。

正如謝雁說的那樣,讓更多的人可以安穩地回家,讓更多的發展,走進華國的每個角落,讓距離不在是以米,千米為單位,而是用時間去丈量——

八分鐘,滬城磁懸浮線。

一小時,沿海經濟圈。

幾個小時,從滬城到錦城,從首都到深城。

不是靠飛機,而是靠著一列車。

想見一個人,哪怕他和你相鄰天涯海角,你也能毫不猶豫地向他飛奔而去。

與風同行,我來見你。

三個人離開了錦城,屋子沒退,反正謝雁父母已經買了。

但誰也不知道,下一次相見會是什麽時候,可能是春節——三人約好了無論去哪裏,春節是要回來一起過的。

蘇箏去了滬城,鄭晴也是。

作為華國最大的城市,它在飛速地發展當中,需要更多的基建,更多的技術,更多的項目和人才。

而周廊沒讓謝雁跟著自己繼續留在實驗室裏,先讓她去了華國國家鐵道試驗中心參加了一列動車組的調試。

調試完成後,再跟隨這列動車組前往秦沈線,進行實際的高速測試。

在滬城磁懸浮成功開通一年後,秦沈線依然還在測試。

因為鐵道部的領導進行了一次換班,秦沈線要進行改動,原本定於在一年後的年底開通的客運專線,又延期了一年。

02年——謝雁的壽命還剩下三年。

按照系統的要求,這一個世界弱化了成就系統,以華國的鐵路發展為主,綁定高鐵行業後,高鐵交通的發展裏程,決定了她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購買之後的壽命包。

華國的鐵路裏程,到現在也不過七八萬公裏,只有突破十萬公裏,她才能得到獎勵。

不過對於延長壽命,謝雁並不是很在意,延長壽命可以讓她有更多的時間為祖國做貢獻,鄭晴和蘇箏已經走上了正途,她相信即便是沒有自己,他們也能很好的在這個世界活下去。

而且這幾年來雖然還在讀書,但他們已經可以靠自己的能力還清之前借的錢,讓自己過上正常人的生活。

為了考察秦沈線的實際情況,謝雁提前從首都飛去客運專線了解情況。

周廊介紹她跟隨的團隊,屬於華國鐵道部第三勘察院。

說起來還有點緣分,這份介紹,是姚松主動提起來的。

姚松退休前所在的鐵道部專業設計院,經過幾年來的變更,和華國南車,華國被車一起離開了鐵道部,後來並入了第三勘察院。

三院和全國的很多團隊都有合作。

這次她過去,就是為了收集數據。

秦沈線的確很低調,不敢打高速鐵路的名字,提到就是客運專線,外人聽來,只覺得半點都不和高速鐵路搭邊。

悄悄摸摸的建,悄悄摸摸的試車,中途還一波三折,差點夭折,即便如此,也推遲了通車的時間。

謝雁來得早,先到處勘察了一下情況,了解相關監測操作。

回到車站後,專線上負責測車的老秦給她介紹,“第一次的專線綜合實驗,用的是神州號跑出來的,這是資料。”

謝雁翻了幾頁數據報告。

神州號是一組內燃動車組,前身是一代“曙光號”,運營時速為140千米。

一輛內燃動力車,拉著十輛拖車,在鐵軌上跑。

“神州號的速度只有一百多公裏,但我看報告,秦沈線的設計時速是200,最高時速250。”

老秦對這個女生很有好感,她並不嬌氣,而且看起來雖然還很年輕,但卻並不是個繡花枕頭,來這裏幾天,先是去鐵路上轉了很久,態度認真。

他便點頭道,“沒錯,神州號只是試一下,今天要進行的綜合實驗,是第二次試驗,用的是先鋒號動車組。第三次嘛,就是給你們從北京帶來的了那列車準備了。”

謝雁點頭,“先鋒號是去年出廠組裝的新動車組,和神州號的動力不同,采取的是電力作為牽引力,在之前的廣淮深線上跑出過接近二百五十公裏的時速,是華國目前的最高速記錄。”

她翻了幾頁資料,“你們打算挑戰這個速度嗎?”

老秦笑了笑,帶著謝雁到了數據監控室,“那就要看我們的司機了。”

窗外是鐵路,而傳感器和各種機器,將會把列車的各項數據,精確地傳到他們這裏。

在這趟車上,不僅有司機和列車員,還有鐵道部的部長和副部長。

在這個沒人知曉,也沒有媒體跟蹤報道的北邊“客運”路線上,鐵道部最重要的兩位領導,還有無數相關人員,正在緊張地盯著從鐵路上傳來的數據。

謝雁提前就熟悉了這裏的操作,能夠幫助他們減輕工作壓力。

很快,當列車開出時,數據一點點傳了回來。

提速,行駛——

“時速一百公裏。”

“一百二十。”

如果能跑出兩百多公裏的時速,並且讓先鋒號成為這條線上的主要客運列車,那麽秦沈線將取代京滬線,成為華國第一條高速鐵路線!

謝雁盯著那幾個數字。

老秦在旁邊,也屏住了呼吸。

一百五十,

一百八十!

正如陳運飛當初在公開課上播放的影片一樣,在見證者緊張的註視下,列車時速突破了他們心理劃得那根線。

神州號跑了一百四十公裏,先鋒號能跑多少?

它在華國南方跑出了二百四十九點六的時速,在這條專門為高速輪軌列車打造的鐵路上,它又能跑多少?

“二百!”

“時速兩百!”老秦激動起來。

這並不是列車的最高時速,它還在加速!

數字一點點往上跑。

二百四十!

逼近華國高速輪軌第一速度!

終於,在幾雙眼睛的註目下,列車時速突破了二百四十九點六。

二百六!

二百七,二百八——

還在提速!

二百九十!

每小時二百九十公裏。

終於,數字到了一個最高點,開始往下降低。

它保持著高速通過了這條線的大部分路段,而那個最高點,也成為數據記錄裏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監控室裏很安靜,最後,老秦問,“半個小時前,就是最高點了嗎?”

“是最高點!”

“多少?”

“我也忘了,反正破了先鋒號的記錄!”

“二百九十二點八,”

女生的聲音響起。

幾人看向謝雁。

謝雁說,“最高時速,二百九十二點八。這是新的最高時速記錄。”

逼近三百公裏的時速!

高速輪軌,以鐵路的速度,接近了磁懸浮一大截,盡管四百多公裏的磁懸浮依然是一個強大的對手,但三百公裏,只是去年的型號。

謝雁開始期待,從首都來的最新動車組,能在這條華國第一的高速鐵路上跑出什麽樣的記錄。

其實,在這幾年,風頭較大的動車組除了先鋒號以外,還有藍箭號。

先鋒號是金陵車廠研制的動車組,而藍箭號則是來自華國南車和長春車廠聯合研制。

華國南車和華國北車從鐵道部分出來之後,一直是相互競爭的情況,南車下的株城電機公司是南車的王牌,株城位於湖南省,是華國的工業重地。

藍箭號電力牽引,一拖六車,最高運營時速兩百多公裏,可以說,是和先鋒號相差無幾的動車組。

它的技術引進自歐洲,是突破兩百時速的高速動車組,去年只生產了8列。

但兩百多公裏這是實驗室的數據,在廣深線上,藍箭號最高運營速度只為兩百公裏。

原因無他,廣深線並不能算一條真正意義的高速鐵路線,它的各項條件都並不是很適合動車開出兩百以上的速度。

一列車最高能跑出多少公裏,和它在某條鐵路上能跑出多少公裏的時速,並不是等同的。

而即將在秦沈線上進行實跑的這列“首都來的動車組”,將所有人的期待拉到了最高。

原因無他,它是藍箭號的二代,同樣都是D型,D是電力動車組,J為交流傳動,第二個J為動力集中。

它是華國機車制造的最高水平,在首都組裝測試完畢,第一次投入鐵路實跑測試中來。

按照部長的設想,先鋒號和它,才是這條鐵路上應該有的高速列車主力。

它能否打破先鋒號剛剛跑出的二百九十多公裏的時速記錄?

一個不算是很晴朗的下午,這列動車組終於抵達了車站,流暢的曲線車頭,白色閃電般的車身,藍綠為主色調,它靜靜地停在鐵路上,準備接受這條高速鐵路線的測試。

它的總設計師主動提出要在秦沈線上跑,或許和廣深線上只能最高跑兩百公裏有關,設計師也想看到這列動車的第一次實測,能夠跑出超出兩百公裏的時速!

謝雁對這列動車的每個數據和零件都很熟悉。

雖然她並不是開發組的,但在首都測試和組裝車輛的這段時間,她深入了解了很多相關情況。

這列動車,名字和其他動車組都不太一樣。

別的動車組,叫XX號,而它偏要不同一點,是四個字。

監測就位,各部門也時刻關註著一切情況。

列車緩緩開出車站,和前一趟在這裏測試的先鋒號一樣,它慢慢提速——

時速越來越快,越來越快。

秦沈高速客運鐵路專線第三次動車實測,藍箭號二代出廠後的第一次試車,開始了!

奔跑在鐵軌上的這列動車,有一個名字。

——中華之星!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